读《切尔诺贝利的午夜》

读《切尔诺贝利的午夜》

回到 35 年前的那个 4 月

可以说,这么多年来,似乎这是第一本书,能让我感到如此不寒而栗。

当我匆匆翻完了这本有着 400 多页的「鸿篇巨制」,似乎言语已经无法描述我的感受。那是一种混杂着惊讶、悲愤而又有着难以言说的震撼的感觉,是对书中所云种种事情的陌生又熟悉,是对书中跃然纸上的那些真实人物或者同情、或者憎恶、或者钦佩。作者倾注在字里行间的那些情感,以及他对于细节的丰富描写和精彩诉说,可以说是它如此动人的基础。

真与实:这本书动人的基础

据作者手记,这本书是在无数次的调研与深入探查各类新闻、档案,作者与事件亲历者的访谈,甚至深入普里皮亚季城(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驻地),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加以整合分析之后写就的。这一点从全书叙事风格与详细程度,不难看出。无论是涉及核电站技术细节的那些诘屈聱牙的术语,还是对灾难发生当天的一连串事件,抑或是对于书中出现的各类人物,作者都以一种近乎变态的细节方式做了描写。一方面,这样做对于读者了解整个灾难发生的全过程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这也能够给予作者足够的空间,把自己的情感倾注于文本之间:字里行间我们似乎能够与作者一道,体会他的感情变化。这种强烈的共情感,是我近年来读书很难能够体会到的。

图片[1]-读《切尔诺贝利的午夜》-软件库
普里皮亚季的城市纪念碑 (Unsplash)

有关核电的技术细节:专业与通俗易懂的平衡

这本书的一大特点是,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核电站事故的具体原因,作者并没有避讳可能比较晦涩的物理学细节,而是大量着墨,详细地介绍了核裂变发电的发展历史及其原理,以及切尔诺贝利所使用的核电站技术的设计细节。一开始,这些技术细节可能会让读者觉得有些难懂且没有必要,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发现作者穿针引线地将前文所叙述的技术细节编入了后文对于灾难及其后果的解释和描述之中。因此,假如略去这些技术上的细节描述,更加难以让人明白核电站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何这些问题是严重的。

图片[2]-读《切尔诺贝利的午夜》-软件库
如今的电厂已经被保护起来 (Unsplash)

例如在第四章《和平原子的秘密》中,作者详细讲述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所用 RBMK 机组的三个技术上的问题,包括「正空泡效应」「庞大体量」和「紧急保护系统的非即时性」,并且利用通俗的语言加以讲解。这些都在后来对于核电站事故发生前后的一系列重要事件,有着重要的铺垫作用:正空泡效应是导致链式反应不能够稳定受控的罪魁祸首;庞大的体量使得核电站在以低功率运行时,工程师无法准确探知反应堆中每个部分组成的具体反应活性;而紧急保护系统被故意设计成了慢速反应,更是让反应堆在出现不受控的链式反应时难以尽快停堆。书中讲到的设计缺陷的技术细节,都会在后面的部分「一一兑现」。

这种「一一兑现」确实是这本书开头部分常用的写法。核电站最终发生事故并非完全归因于技术,一种系统性的好大喜功与互相欺瞒,也是导致核电站事故的一种更加深层次的原因。而这种原因,作者也编进了对人物和事件的描写之中,仿佛一枚定时炸弹,在读者的心头悸动。

有关事件的描写:将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

作为一本纪实文学,忠于历史是必要的。因此,作者行文时时刻刻都将第一手的访谈资料和历史文献结合起来,构成了对当时历史背景与细节事件的生动描写。在书中,随处可见对苏联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洞见与评论,也俯拾皆是细致入微的环境、语言、事件描写。这种宏观与微观交互编织而成书中致密的事件网络,对读者来说既是饕餮的故事盛宴,又是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

从宏观上说,作者对苏联当时的国家命运、风气和整体的情况是十分了解的,这构成了主要事件的背景信息,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核电站的设计、建造乃至最后危机处理过程中那些现象的本质。例如,在讲述核电站建设的过程时,作者先是讲述了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所推出的「重建」计划以及「公开透明」的政治改革方向,但是随后笔锋一转,便提到当时苏联面临的问题是「经济摇摇欲坠」「僵化保守的官僚主义和贪污腐败并未改变」。当以此为时代背景时,具体写到「和所有成功的苏联管理者一样,要做到这些,布留哈诺夫(核电站站长 —— 笔者注)学会了如何敷衍塞责、应付了事,从而以有限的资源满足那些根本不切实际的目标」这里时,便有了足够的支撑和理据。

当然,时代背景也是贯穿全书的。时代的变迁事实上也对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最终处理和结局有着很大的影响:发生于 1986 年的这场事故,其实距离摇摇欲坠的苏联最终解体并不远了。而苏联解体之后,切尔诺贝利的那场灾难却并没有结束。

从微观来看,作者对细节的要求近乎苛刻。如果其他的文字都没有什么说服力的话,那么全书随处可见的数据一定是我的这一评价最为有力的注脚。无论是有关事故发生当时,控制室大厅显示器上的那些不断跳动的读数,还是上报险情的电报的具体行数,无不显示出了作者调查的功力、对细节的渴求(甚至这些数字大部分都有真正的文献材料支持)。而对读者来说,数字则是最为直白的事实证据。 当然,数字本身毕竟是冰冷的。真正让书中的文字能够活起来的,还是作者的的描写。

「炎热的天气和直升机的下洗气流生成一道高达 30 米、无休无止的放射尘旋风。战士们没有穿任何防护服,甚至连『花瓣』呼吸面具都没戴。灰尘飞进他们的眼睛和嘴巴,在他们的衣服下面被汗水打湿,凝结成块。晚上,他们就穿着这些被辐射的军装,脏乎乎地躺在普里皮亚季城边的帐篷里,倒头睡去。破晓时,他们又爬起来接着干。」这里,作者对危险的存在、战士的疲惫、任务的难度,都已经十分细致地写了出来,无需我多言。而这,仅仅是在这本书林林总总的细节描写中的一处。

人物:从背景故事到结局,一应俱全

故事是人的故事,这部纪实文学更是如此。人物无论其大小,都能够在这样的历史事件中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书中出场的近 50 位人物,虽不能说个个被作者写得有血有肉,读者却也能在书中了解他们的生平、家庭,似乎你就能够坐在他们面前和他们对话;或者可以将心比心把自己放到他的那个位置上审视人物的每一个决定。为了构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书的最后还给每位幸存者目前的生活提供了一个结局式的描写,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也能够让人对历史和人的关系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我们就拿核电厂的厂长布留哈诺夫来举例子吧。书中,他的命运不可谓不悲剧,但以我们现代人的视角来看,却又是一种必然。他从书的第一页就已经出场,「头脑灵活、雄心勃勃、忠诚坚定」,见证的是普里皮亚季市的奠基。随着核电站的反应堆一座又一座地兴起,他也见证了普里皮亚季的繁荣与发展,并且自己在党内和国家的地位也步步高升。他的家庭生活也十分幸福美满。然而,在切尔诺贝利核电厂计划任务的层层重压之下,他不得不开始敷衍了事,最后才得以把四号核电站机组及时落成,并网发电。在事故发生后,他灵活的头脑也无法应对这样可怕的事件,而忠诚坚定反而成了了解真相的阻碍 —— 这种拒绝相信事情的严重性的风气在高层中弥漫,而他也不得不签署了一份后来成为他谎报情况之罪证的情况声明,声明中所描述的情况完全低估了事故的严重性。

图片[3]-读《切尔诺贝利的午夜》-软件库
布留哈诺夫 (Стас Полесский @ Yandex Zen)

再后来,他受到审判、被收监服刑,苏联解体前夜被释放出来。后来进入乌克兰能源部工作,直到退休。直到最后,他仍然对核电厂未能完全最终建成抱有遗憾 —— 那毕竟是他此生最大的成就,对他来说,那是字面意义上的「楼起楼塌」。

而书中主要的人物,读者都能以插叙或者倒叙的形式,找到他们的背景故事,你甚至可以对他们做出的每一个选择做出检验 —— 也由此可以体会到个人性格与历史背景在一个人身上留下的痕迹。在尾声的部分,你可以找到几乎所有提到的人物的最终结局 —— 他们有的人过上了祥和的退休生活,有的人因为辐射带来的疾病而惨死,有的人直到最后仍然固执己见地拒绝承认自己的责任 —— 但他们都是鲜活的人,都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记下了一笔的人。

就好像书的封底写着:「这里没有无名的英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脸孔。」

植根于每一行文字中的情感

对于纪实文学来说,纪实是首要的。的确,在这本书中,对于事实真相的描述已经十分详细,我们已经分析过它对技术、事件和人物三方面的真实丰富的叙述。那么情感呢?其实,作者不可能是一台没有情感的记录机器。他有他自己的态度,这是让这本书有温度、能够升华所必需的,也是读者能够产生共情的基础。

书中并不能找到任何作者本人的主观感受,因此需要读者对这些感受细细体会。我们可以从作者对某些细节的描写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也可以从他对于事件的把控和选择中寻踪觅影。一旦开始这样做,你会发现,作者的情感其实植根于每一行文字之中。

《第六医院之内》

受到辐射的病人病情多种多样,他们也有着不同的身体条件,因此我们可以在第六医院 —— 莫斯科收治了切尔诺贝利最严重的伤员的医院 —— 之中看到之前悉数登场的各个人物。而这一章,也可以说是作者最富有感情的一章。毕竟,牵涉的是生与死、希望与绝望、痛苦与解脱。

这一章的一开头,作者先是接续上一章对普里皮亚季市乱象丛生的大撤退,引入了谢普琴科(机械工程师,事故发生时当班)的妻子寻找丈夫的故事。然后,作者转而讲述了一大批病号是如何从普里皮亚季转移到莫斯科,又是如何在第六医院被安置的。这其中,还包括了医院的院长古斯科娃的人物故事。从这里之后,故事线徐徐展开,讲述了病人与家人的通信与团聚、来自美国的援助、骨髓移植的过程……最终,活下来的病人越来越少,而情况也越来越糟,以至于病人们被「禁止互通信息」。

图片[4]-读《切尔诺贝利的午夜》-软件库
晴天的莫斯科 (Unsplash)

这其中有些语句,让我们得以一窥作者本人的感情:「窗外花开满树,天气简直完美。在诺维科夫元帅大街的围栏之外,整个莫斯科一切如常。」对环境的描写常常是对现实情况的一种反衬,这里也不例外 —— 作者的同情也由此跃然纸上。

在这一章的最后,作者写道:「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谢普琴科没有宗教信仰,也不知道如何祈祷。然而每天晚上,他醒着躺在床上,都会请求上帝,让他再活过一夜。」作者在这里似乎又暗暗地为病人加油、鼓劲,但同时也近乎必然地包含着一种暗讽,与人们一直以来对苏联体制的隐忧能够联系起来。

综合起来看,不得不说作者是悲伤的、气愤的、感动的,也是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的 —— 这些情感透过文字,也传递给了读者。这当然也是这本书的高明之处。

一定要感谢译者

一口气看完整本书,我的第一感受是:流畅。翻译并没有成为我读书的障碍,这一点难能可贵。尽管有一些很小的地方,似乎翻译没有处理得太好,但完全是瑕不掩瑜的。可以想象,本书翻译做了大量的工作,才把它翻译得如此流畅。

有几点是我觉得特别值得称道的:第一,对一些名词术语,翻译给出了英文的原本词条,尤其是针对一些俄语中出现的专门词汇,还专列了「专有名词」一章。例如党政领导干部(nomenklatura, номенклатура)、集体农场(kolkhoz, колхоз)等等,这对于想要更加了解苏联体制、了解具体的术语背后的含义的读者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也让我在没有借助原文的情况下,更加能够信任作者的翻译水平。第二,书中为了将原文注释方便地进行查找、索引,采用了两套页码标注系统,这让人也能够一目了然,不得不说是一种聪明的做法。第三,中文式的表达在翻译过来的语句中占据了主导的地位,让汉语母语者不会觉得过分奇怪。例如「项目上马」「罪魁祸首」「玩火」「搞……那一套」等,都是十分地道的汉语表达。

感谢译者:翻译不易,文学翻译也是再创作的过程。但是与此同时,我也想拜读原汁原味的语言,去看看本书作者的语言风格,与中文翻译又会有着怎样的不同。

写在最后

人们常说,现实比虚构的故事更加魔幻。这本书中所讲的事情,似乎是这一观点的明证。希望这本书中所写到的无数明争暗斗、好大喜功、瞒上欺下、舍己为人能够编织成一张大网,网住我们所有人的良心,也把这一事件和它的教训铭刻在所有读者的心头。

从版权页来看,这本书一共有 40 多万字。可是,无论多少言语,在这样的灾难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毕竟,即使是书中最为掷地有声的章节和语句,也没有办法让曾经真实经受过这场劫难的人们的痛苦减轻一丝一毫 —— 文本所能带来的,似乎只有后世的无限唏嘘与警醒。

所以,读一读《切尔诺贝利的午夜》吧 —— 35 年前的那个 4 月,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放射性粉尘毒害了整个欧洲的空气和土地;35 年后的我们很幸运,有这本书作为时光机器,带着我们回到过去。

THE END

如果您喜欢本站,点击这儿不花一分钱捐赠本站

这些信息可能会帮助到你: 下载帮助 | 报毒说明 | 进站必看